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吞吐着泥沙的气息涌入蔚蓝色的大海。
这是阿依孜巴·阿卜来海提拉第一次亲眼见到书本上的“黄河入海”。蓝色与黄色交汇的壮观景象,让这个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的小女孩惊叹不已。
“东营像画里一样美!”阿依孜巴·阿卜来海提拉的手中握着一对“河东东、海营营”的玩偶,这是山东省东营市的城市吉祥物,大大的眼睛弯成两枚可爱的月牙:“叔叔阿姨们像家人一样亲,等我回到学校,我要把这里的温暖故事都告诉我的老师和同学!”
在山东省妇联指导下,东营市妇联积极推动鲁疆两地家庭常常互访、结对结亲,在明媚绚烂的夏季,特别的“家人”在黄河入海口写下“特别的爱”。
这是山东省妇联近年来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创新开展援疆工作,紧贴民生促进新疆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鲁疆妇女和家庭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缩影。
“虽相隔万里,但‘泰山天山根连根’的情谊历久弥新。两地妇女儿童和家庭进一步增强交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山东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华说,“鲁疆两地妇女姐妹正在以实际行动讲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巾帼故事,谱写鲁疆合作共赢的巾帼华章。”
心相系
“虽然还不曾见面,但我们早已是彼此相依的亲人。”山东省妇联把做好对口援疆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作为妇联组织应有的政治担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创新开展援疆工作,是山东省妇联积极响应党中央、山东省委省政府、全国妇联的具体举措,亦是民族团结、相亲相爱的真情使然。
这里的妇女姐妹就业情况如何?农业种植上遇到哪些难题?家庭教育中有没有困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维护?困境儿童的生活怎么样?……
为了解受援地妇女儿童的真实需求,山东省妇联带着问题,一次次带队前往喀什市、英吉沙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泽普县等地实地走访。在一次次的交流交往中,未曾谋面、不同民族的姐妹心紧紧相连,天山泰山之间,一座看不见的“桥梁”已然架起。就在今年6月21日至29日,山东省妇联再一次组织援疆公益项目捐赠企业、优秀女企业家代表、妇联干部,赴新疆阿勒泰、喀什开展“鲁疆姐妹一家亲携手共赴新征程”交流联谊活动,续写双向奔赴的温情和温暖。
在山东枣庄、东营、济宁、泰安、日照、德州等市,“鲁·喀维汉一家亲”“石榴花·最美家庭及青少年融情交流”“石榴花·巾帼援疆行动”等多层次、常态化的家庭联谊活动也有序开展,来自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等受援地最美家庭代表、妇女儿童代表,来山东“走亲戚”。
在新疆,来自山东的女企业家深入走访女致富带头人创业基地和女性劳动力密集企业,互相交流女性创业历程,共同感受女性创业成就,激发新疆姐妹自立自强、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妇联及各地妇联共组织开展鲁疆妇女儿童交往交流交融活动7次,参与妇女儿童460余人次。
情相牵
“我家里没有小娃娃,可每年都特别留意童装的新款式,想着给新疆的娃娃们织件又暖和又好看的衣服。”刘玉珍大姐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一位“爱心妈妈”。自2020年起,山东省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号召,实施“恒爱行动”,广泛发动刘玉珍这样的“爱心妈妈”,为新疆喀什地区儿童编织、捐赠爱心毛衣、棉衣2.1万余件。
妇女儿童有所呼,妇联组织有回应。今年6月,山东省启动低收入适龄妇女“两癌”保险救助项目,实现了山东省28万名低收入适龄妇女全覆盖,彰显妇联组织对女性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对妇女民生的深度关切。
鲁疆姐妹情相牵,山东省妇联也将这份重视与关切传递到了天山脚下。
截至目前,山东省妇联共争取经费42万元,为新疆2000名农村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服务;实施低收入妇女“两癌”保险项目,捐赠总保额为1.5亿元的“两癌”保险,助力新疆1.5万名困境妇女增强抵御健康风险能力;组织“春蕾计划·山东高速公益项目”捐赠活动,为1281名学生捐赠助学金271.13万元;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古尔邦节时机,为“两癌”患病妇女发放“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爱心物资;深入新疆困境妇女家庭、学校和新疆姐妹务工企业,为他们送去慰问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鲁疆姐妹情谊深。20世纪50年代初期,山东2万多名女兵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新疆,成为屯垦戍边、安定边疆的重要力量。山东省妇联为兵团12师捐赠20万元设立山东军垦女兵关怀关爱资金,为军垦女兵送去家乡“娘家人”的关怀。
“娘家人”的关怀不仅涵盖生活需求,更触及精神家园。山东省妇联帮助喀什地区疏勒、岳普湖、麦盖提、英吉沙受援四县628个妇女之家全部配齐了音响,为当地妇联组织开展妇女文化活动提供支持。
行相依
古丽,是维吾尔语中“花朵”的意思。在新疆,有许多维吾尔族姑娘名叫古丽。如今,这个名字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阳光大姐”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家政服务品牌之一,也是全国巾帼家政的领军企业。在山东省妇联的牵线下,“阳光大姐”来到新疆,变身为“阳光古丽”,依旧秉持着助力妇女就业、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问题的初心。
走进由济南阳光大姐在新疆和田成立的阳光古丽职业培训学校,1600多平方米的技能培训教室、实训教室内,当地的“古丽们”正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家政技能培训,经过考核后,当地的家政龙头企业将为她们安排就业。
这是山东省妇联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动员组织大姐联盟机构建立家政培训基地,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加强家政劳务输出,促进当地妇女就业。
助力妇女创业就业,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致富梦,妇联组织重任在肩。为此,山东省妇联打通渠道、优势互补,以产业发展为新疆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
山东省妇联积极开展两地女企业家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促进种植养殖、居家创业等项目重点对接,推动产业发展,帮助妇女就业增收。其中,临沂市、聊城市女企业家协会已分别与当地女企业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促进新疆产业发展集智聚能。
此外,山东省妇联动员爱心企业捐赠价值330余万元果树树苗7万余棵,助力喀什地区建设特色优质林果种植基地,打造增收致富齐鲁“巾帼林”,拓展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
争取援疆政策资金80余万元,专项用于受援地区基层妇联干部、妇女创业带头人和农村妇女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共培训受援地妇女干部349人;开展电商云课堂线上专场培训,助力1077名新疆电商从业女性、返乡入乡创业女性、高校女大学毕业生等投身电商产业发展。
据了解,近期山东省妇联还积极协调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两家省属国有骨干企业,成功筹措专项资金近百万元,用于支持新疆地区相关公益项目。此项资金的投入,将有效促进鲁疆两地公益事业的友好往来与经验互鉴,为新疆妇女儿童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鲁疆携手发展是千钧重负的责任,更是双向奔赴的温暖。”孙丰华动情地说,“山东省各级妇联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落实好刚刚结束的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久久为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希望鲁疆姐妹的情谊像胡杨一般坚韧不拔、绵延长存;鲁疆两地友谊之花永远绚丽绽放,合作硕果缀满丝路新篇!”(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 王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