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新疆3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14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女性获奖者13位。她们以专业铸就卓越,用坚守诠释匠心;以创新拓展边界,用奉献定义人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新时代巾帼奋斗者的故事,领略她们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的非凡光芒。
13位新疆女性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她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绽放巾帼风采
书写劳动者华章
米尔班•艾依提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客运段和田一队列车长,高级工
在祖国西北边陲,“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跨越草原、沙漠,跨越天山南北,被各族群众称为“金火车”,而值乘这趟列车的,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客运段和田一队列车长米尔班·艾依提。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米尔班·艾依提始终坚守在客运服务一线。2017 年 3 月 25 日,“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首发,她便成为这趟列车的首发列车长。
如何让这趟列车真正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她动足了脑筋。她开设“民族团结5分钟”广播节目,讲述“当代雷锋”庄仕华、“杰出母亲”阿尼帕·阿力马洪等100多位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让党的民族政策随着车轮传遍天山南北。多年来,她和同事们累计服务旅客780多万人次,帮扶重点旅客上千人次。
在米尔班·艾依提眼中,这趟列车不仅是民族团结的窗口,更是连接人心的纽带。在值乘过程中,她发现不少旅客带着巴旦木、核桃等农产品乘车赶集销售。“老乡们的收成好,但销路还不够宽。”她立即向单位汇报,在列车上办起“流动巴扎”,并设置“农产品需求公开栏”,帮助乡亲们拓展销路。
喀什的核桃、和田的红枣、阿克苏的苹果……如今,这趟列车不仅运送旅客,还成了农产品的“移动展销会”。米尔班·艾依提和同事们义务宣传推广,累计助销干果上万公斤。2023年,这一暖心举措被文艺工作者搬上舞台,以她为原型创作的歌舞剧《幸福的金火车》在全国巡演,让更多人看到铁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服务永无止境,用心方显真情。”这是米尔班·艾依提的工作信条。她提炼总结出“贴心、舒心、暖心、细心、放心”的“五心”服务法,推出“母爱一平方”哺乳室、流动充电站等便民措施,让各族旅客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25年的坚守,让米尔班·艾依提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铁路人”等称号。面对荣誉,她始终淡然:“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如今,她依然奔波在铁道线上,用行动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一条条铁轨串联起城镇乡村,一趟趟列车承载着梦想希望。米尔班·艾依提用真情系紧“民族团结一家亲”红色纽带,传播党的声音,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成为这趟“金火车”上最美的“石榴花”。
李菡
新疆日报社汉文编报部编辑二组组长,主任编辑
19年笔耕不辍,6次中国新闻奖、30余次新疆新闻奖的荣光背后,是新疆日报社汉文编报部编辑二组组长、主任编辑李菡对新闻事业的坚守与热忱。她用精彩版面记录新疆发展脉搏,以深刻的报道传递时代强音,成为新时代新疆故事的优秀讲述者。
她编辑的《“让乡亲们吃上甜水,此生无憾”》生动刻画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担当,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榆柳巷里,一场主人缺席的中秋家宴》则以独特的温情视角,描绘出民族团结的感人画卷,摘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此外,她参与编辑的《奔腾之路——“一带一路”大型全媒体报道》,将国家战略的宏大主题与普通人的生动故事相融合,荣获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九年来,李菡在无数个深夜里为读者烹制精神食粮。她常说:“党报新闻工作者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一字一句都关乎导向。”
面对媒体融合趋势,李菡不断探索传统纸媒的创新表达。她参与编辑的《风展红旗 党在新疆一百年》系列专栏,通过报网端微全平台传播,引发全网转载热潮,荣获新疆新闻奖特别奖;编辑部文章《党的光辉耀天山》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转发,获得第三十二届新疆新闻奖特别奖,网友赞誉其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的匠心之作”。
从重大主题报道的精心策划到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从版面设计的匠心独运到文字表达的千锤百炼,李菡始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新闻产品。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她始终保持奋进者的姿态,正如她在工作笔记中所写:“党报工作者既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做历史的忠实记录者;更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做人民的真诚代言人。”
十九年如一日,六千多个日夜的执着坚守,李菡用行动诠释着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她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三八红旗手、“新疆十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讲好新疆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着媒体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