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自治区妇联“石榴花开耀天山”工程的具体举措,“新疆女声”将持续刊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女性风采系列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倾听她们的故事吧!
“以绿色棉布为底,自制五彩线为主流绣线……”阿克依额克刺绣基地的工坊里,不时传出讲授刺绣技艺的交谈声。循声望去,只见一双灵巧的手沿草图在绣布上或勾,或挑,或刺,或缝,一匹奔腾的骏马的雏形已经在绣布上初现端倪。
库力拉·依曼别克是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图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年55岁的库力拉·依曼别克从事哈萨克族刺绣已30余年,创作了大量具有草原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刺绣作品,并带领20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哈萨克族刺绣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哈萨克语为“克叶斯铁”,是哈萨克族适应草原游牧生活的产物,特别是其民间图案历史悠久,具有古老的审美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格,是哈萨克族对现实世界独特的认知和审美表达。2021年5月24日,哈萨克族刺绣因构图紧凑规整,纹样粗犷夸张,色彩艳丽和谐,刺绣方法奔放自如,草原韵味深厚,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耳濡目染 痴迷刺绣
1969年6月,库力拉·依曼别克出生在富蕴县杜热镇索依勒特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她的母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绣花巧手。受母亲的影响,库力拉·依曼别克从小就接触刺绣,六七岁时就经常趴在绣绷前好奇地看,有时还会帮着母亲穿针引线,学习一些简单的技巧。潜移默化的长期熏陶,让幼年的库力拉·依曼别克对从事刺绣产生了向往。
“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坐在毡房外面,一针一线地绣着,是那样认真、安静。这些点滴日常不断浸染着我,每当做刺绣,我就会想起过去跟亲人相伴的美好时光,对亲情的眷顾与不舍让我对刺绣产生了热爱。”库力拉·依曼别克回忆道。
在路边随便看到一棵树、一朵花,很快就能在脑海中设计出相应的刺绣图,用什么颜色的线、什么针法、如何构图……很快就能在脑海里形成初步构思。库力拉·依曼别克在绘画和纹样设计上展现出出色的天赋,加之在母亲的指点下刻苦练习,她的刺绣技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7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库力拉·依曼别克放弃了踏入艺术学院的大学梦,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自认为最接近刺绣的路——去服装厂打工。“当时虽有万般不舍,但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实在没办法。这是当时最能平复我心绪的选择。”库力拉·依曼别克说。
“为了更好地钻研、提升绣法,我经常向服装厂的前辈请教学习,回家后在缝纫机上不停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从纹样设计、裁剪、缝纫到成衣都能独立完成,学会了传统服饰制作。工作之余,我还熟练掌握了菱形绣、植绒绣、拼贴绣、珠子绣、钩针绣等技艺。”对自己技艺的成熟过程,库力拉·依曼别克娓娓道来。
1989年,因服装厂倒闭,库力拉·依曼别克失业了,但她并未放弃对刺绣的热爱。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她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店面,开办了“阿克依额克”刺绣店,专门生产批发销售哈萨克族刺绣服装。刺绣店的开张不仅解决了库力拉·依曼别克的生活来源问题,也帮助她了解社会大众对哈萨克民族特色服装的新需求以及哈萨克民族刺绣从业人员的基本状况,从而坚定了她做好哈萨克族刺绣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矢志不渝 共同致富
随着刺绣店生意越来越好,库力拉·依曼别克经常委托身边的毡绣、布绣手工艺人制作刺绣产品,并毫无保留地向她们传授自己的刺绣技艺,同时回收她们的手工刺绣产品,为很多农村妇女提供了一条增收门路。
2011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库力拉·依曼别克成立了阿克依额克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阿克依额克”民族刺绣商标,至此10平方米的刺绣店升级成了800平方米的大生产车间,绣工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
2015年,阿克依额克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富蕴县木拉商贸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固定员工60人,居家订单式员工218人,其中残疾人员工15人,此外还累计培养学徒240人。
一根绣花针、一副绷架、一个致富带头人、500多名农村妇女和残障人士,或在车间刺绣,或“足不出户”刺绣,用双手创造着价值,传承着哈萨克族刺绣技艺,让哈萨克族刺绣作品走出了乡村、走向了全国。目前,公司年销售收入已达400万元,绣工平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创新发展 薪火相传
“再好的冬不拉也要有人弹,不然只能挂在墙上不成器。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库力拉·依曼别克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肩上的责任就是将这份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利用掌握的刺绣技艺帮助别人,带领他们增收致富。
2022年9月,富蕴县批复成立了“库力拉·依曼别克民间艺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从此,库力拉·依曼别克便开始在村里开办培训班,对农村妇女进行哈萨克族刺绣培训。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开展刺绣培训班20期,共培训农村妇女2100余人,其中有400余人实现就业。
“参加培训的大部分都是年轻妇女,她们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早早地就把牛羊喂完、饭菜做好,提着小包来学习绣花了。”从这些参加培训的妇女身上,库力拉·依曼别克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特别是看到她们穿上自己绣的衣服、家里摆上自己手工做的刺绣产品,让她深感欣慰,也激励她要坚持做下去、不断做得更好。
从一名普通工厂女工,一步步不断成长,现在已经成为乡村工匠名师,库力拉·依曼别克对于刺绣的热爱从未停止。在她眼里,刺绣已不单是制作精巧细致的手工艺品,更是她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色彩。
“我将继续履行好传承人职责,保护好发展好哈萨克族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爱好刺绣的妇女一起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将文化、记忆、所思所想乃至现代生活元素勾勒融汇进方寸绣品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库力拉·依曼别克说。